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,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,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,激情五月中文不卡

    <small id="fzw1a"></small>

        首頁 武岡文學 對父母責究刑事責任不合法理《遵義時評》

        對父母責究刑事責任不合法理《遵義時評》

        林日新 2019-12-05 20:16

        對父母責究刑事責任不合法理《遵義時評》(第12期)
        ■ 林日新

               近年來,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往往存在監(jiān)管缺失、教養(yǎng)不當、關(guān)愛缺乏、保護不力等共性問題。據(jù)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(fā)布的一份教育藍皮書顯示:“家庭教育不當”“不良交友”“法制觀念淡薄”“學校教育的缺陷”等是誘發(fā)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,其中家庭因素所占比例最高。
               現(xiàn) 行的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的規(guī)定 :不滿14周歲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;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,不執(zhí)行行政拘留處罰。鑒于近年來,未成年人犯罪愈來愈嚴重,而我國的法律對少年犯罪呈“疲軟”之態(tài),因此,有關(guān)人士建議對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“疏忽父母”追究刑事責任,以促使其加強對子女的教育。這從“常情”看來,確實有一定的道理——“養(yǎng)不教父之過”。況且,國人在處理熊孩子犯事時,明智的家長往往會遵行一個不成文的規(guī)則“當堂教子”的:孩子不講禮貌,家長會教育自己的孩子;孩子損壞別人東西,家長會照價賠償;孩子打傷別人,家長會負責出醫(yī)療費用;孩子偷竊東西,家長會命令孩子物歸原主。
                不過,當未成年人犯罪,國人則應當遵守 “法理”來處理。我國刑法規(guī)定了“罪責自負原則”,意思就是誰犯了罪,誰就自己承擔刑事責任,刑罰只及于犯罪分子本人,不能連坐或牽連他人。按“法無授權(quán)即禁止”的原則,要想對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“疏忽父母”追究刑事責任,則是行不通的。當然,如果有證據(jù)能證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(jiān)護人不履行監(jiān)護職責,放任、包庇、縱容的,則由公安機關(guān)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(jiān)護人予以訓誡,責令其嚴加管教。也可以在民事責任上,父母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。我國民法規(guī)定,如果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造成了國家、社會、他人的經(jīng)濟財產(chǎn)損失,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(jiān)護人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。另外,對未成年人犯罪的“不負刑事責任”,并不等于沒有任何后果,更不等于放任不管。目前法律規(guī)定的諸如責令其父母管教、訓誡、送入工讀學校、收容教養(yǎng)、矯治等措施。


        閱讀 9024
        分享到:
        評論列表
        暫無評論,期待您的精彩留言
        發(fā)表評論

        已輸入0/200 個字!

        關(guān)注武岡人網(wǎng)
        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