喊雞
蘇山點評:童年的趣事。樓主寫得活靈活現(xiàn),呼喚我們多少人沉睡的記憶啊,那山邊的小鄉(xiāng)村,又想回到您的身邊了。/
窮人的孩子早當家,從小家境就不好。從記事起,就會幫大人干點力所能及的事!
喊雞是我能干得最美的差事了,比扯豬草、剁柴要美多了。這差事有閑,可以看看小說,我從小就好這一口,現(xiàn)在也不例外。
何為“喊雞”,這當然不是在飯店里點個雞,更不是在妓院里叫個‘雞’;每到稻谷抽穗時,靠近院子的水田就得受罪,雞們、鴨們就得大下黑手,把快結(jié)籽的谷穗啄得稀爛;等到打禾時,就剩下一把草了??醋∵@些金燦燦、沉甸甸地谷穗不遭雞們、鴨們的踐踏,這就稱作“喊雞”。
靠近院子的水田我家有一塊。小的時候,每年放暑假,這個光榮任務(wù)就是我的了。我家水田靠近的那個院子也不大,就那么三、五戶人家,可是雞鴨成群,幾百上千只,那時農(nóng)村沒有經(jīng)濟來源,平時就靠賣個雞蛋、鴨蛋換幾個小錢開銷開銷,多養(yǎng)幾只也就不為怪了。不過,這可把我搞慘了!
一大清早,揉著沾著眼屎的雙眼,開始喊雞的新一天。定睛一看,不好,我家田基是一字排開幾十只大大小小的雞們,有公的、母的、老的、少的;有紅的、白的、黑的、黃的;正伸縮著脖子磕著金燦燦、沉甸甸地谷穗,我心里一急,從地上隨手抄起一把泥巴,箭一般飛將過去,嘴里大聲吆喝著“噢嘻,噢嘻,噢嘻,噢嘻”,手中泥團急急射向雞群;剎時,雞飛蛋打,亂成一團,你看,那只大紅雞公亂不擇路,飛入了別家的水田里,在拼命地拍打著翅膀;那只老母雞嚇得直叫“個個大、個個大、個個大”;還有那只小雞,掉到水里,在拼命拍著水,嘴里吱吱亂叫。
“剁腦殼死的,短板抬的,我的雞,我的雞”王三婆婆在心疼她的那群畜生。王三婆婆我是最清楚不過了,家里養(yǎng)了上百只雞,一大清早就放出來也不給它們喂食,餓急了雞們天天一大早就去踐踏我家的谷穗。
“個、個、個、個”每次在我發(fā)飆后,王三婆婆總是要撒點谷子。聚攏一下她的雞們,點點數(shù),看看有沒有受傷得,都是例行公事,我也就見多不怪了。
或許是我那“噢嘻,噢嘻,噢嘻,噢嘻”的喊雞聲嚇住了雞們,又或許是雞們真的吃飽了,總之一陣折騰之后一切都歸于平靜。這時,我照例是看看小說,《紅樓夢》、《三國》、《西游》都有看過,現(xiàn)在正在看《隋唐英雄傳》。
平靜不久后,有只膽大的雞們在那只大紅雞公的率領(lǐng)下,悄悄靠近田基,伸長脖子準備下手。我猛地一聲大呼“噢嘻,噢嘻,噢嘻,噢嘻”,雞們又慌忙飛竄開去。
喊雞是不能回家吃飯的,要不,雞們就會有可趁之機。照例,是大人們送過吃的。
這不,我的中餐來了。一大菜碗米飯,下飯的菜和湯水也和在里面;米飯是堆尖的,怕我吃不飽,盛飯時特意用飯勺壓緊堆尖,圓圓地、尖尖地,有點像北方的土墳塋。
當然了,也有大人忙送不來飯的時候。不過,這人總是活得,辦法總是有的,去王三婆婆菜園里偷幾根黃瓜、一把豆角生吃也是能填肚皮的;王三婆婆會經(jīng)營,她的菜園應(yīng)有盡有,這里一壟豆角那里幾兜黃瓜、這里一片辣椒、那邊一片茄瓜;紅的,綠的、青的、紫的什么都有。剛吃完幾根黃瓜,準備擦嘴巴,王三婆婆罵罵咧咧來了。
“短板抬的,剁腦殼死的,打了我的雞,又偷我家黃瓜”不過,這時的我向來是不作聲的,吃了人家的東西,讓人罵罵也是正常的;要不,人家怎么理解我喊雞時發(fā)飆那副球樣。
喊雞最怕早走,黃昏時分,你得等雞進籠上燈才能回家;要不,在這么涼爽的時候,雞們可得大發(fā)虎威,下你的死手,管保你第二天一大早,看到是只是光光地谷穗,實誠地東西早就進了雞肚了。
“噢嘻,噢嘻,噢嘻,噢嘻”從稻谷抽穗到打禾完,這雞也就喊完了。這聲音又得等來年了;聽說現(xiàn)在家里都沒人種田了,更不用說會喊雞了。
“噢嘻,噢嘻,噢嘻,噢嘻”這聲音有種親切感,但愿不會消失 。
免責聲明: 本文內(nèi)容來源于鄉(xiāng)巴佬 ,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注冊用戶自發(fā)貢獻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武岡人網(wǎng)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(wù),不擁有其著作權(quán),亦不承擔相應(yīng)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(nèi)容,請通過郵箱(admin@4305.cn)進行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(quán)內(nèi)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