冒名頂替上大學(xué),對凡是涉案人員應(yīng)按古代科考作弊斬立決
近來在網(wǎng)上看到多地方有人實名舉報,很多年前的高考舞弊事件,心里翻滾起無窮的苦澀,勾起了幾十年前的辛酸往事。一九七九年自己參加高考,以文科三百四十七分的成績位居武岡等二名,在填報的五個志愿中沒有被任何學(xué)校錄取,身體雖然有些問題,但明明體檢表主檢醫(yī)生簽字是符合條件,限制專業(yè)。可是連師大都沒錄取。當然,第一志愿北大、第二志愿中國公安大學(xué)這些頂尖的大學(xué)可能不錄取,但五志愿武岡師范都不錄取。
我記得錄取通知書發(fā)完了,自己沒有得到通知書,武岡師范就在武岡城。我那天下午到了一趟武岡師范,問了他們錄取新生的老師的情況,他們問了我分數(shù),我告訴他們,那個領(lǐng)導(dǎo)模樣的人說,我校最高才取了個二百六十分成績的人,你的檔案根本就沒有拋下來。當時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回事,事情已經(jīng)過去了四十一年。
今年才看到網(wǎng)上有人實名舉報,高考也可以被別人頂替的?!袄蠣?,小的寃枉啊“,我這幾天也在思考,難道自己也是被別人項替了嗎?今天下午在網(wǎng)上搜了一下自己的名字,我這樣離奇的名號也搜到幾十個,有做官的,也有教書的,還有當老板的。真不敢想像,這個連封建王朝都不如的社會。
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)
昨天晚上想了一夜,總算想通了,自己現(xiàn)在離士的日子近了,離天的日子遠了。我假設(shè)當年讀了好大學(xué)做了官,也許被捉了。慶幸自己現(xiàn)在平平安安。所以,心安也理得了。不過,我相信那些惡人也不會有好下場的。
現(xiàn)在還是要談?wù)勥@方面的問題,這是泛論,就當做自己對這些事物的觀點吧。
這幾天最熱的事情,就是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(xué)事件了:
先是,山東聊城王麗麗舉報了冒名頂替自己上學(xué)的人。
接著,又是山東濟寧市的茍晶發(fā)帖稱自己兩次被頂替。
……
更可氣的是在事發(fā)后,
頂替者囂張地問王麗麗:“你就直接說,你要多少錢!”
茍晶的頂替者的父親、也是茍晶當年的班主任,帶著數(shù)位大漢奔波700多公里,跨省來到浙江湖州,堵在茍晶所在的廠區(qū)門口,要求與她見面。
茍晶說,她想通過法律渠道解決這件事。
目前,這數(shù)起事件還沒有最終定論。
在等待結(jié)果的事件里,我們不妨看看,在封建皇朝是如何處理冒名讀大學(xué)(即科考,下同)事件的。
泱泱中華,上下5000年,妖魔鬼怪可謂是無所不有,處理方式也是各不相同。但,歷朝歷代對大學(xué)考試作弊,則只有3個字:零容忍。不妨我們來盤點一下歷史上的高考舞弊事件:
隋唐宋明自不必說,甚至遼金元也不必提起。那時候,天朝畢竟還算是清明廉政的。
今天,我們就說說最腐朽最沒落最不堪的滿清吧。話說康熙做皇帝的第50年時候,江南?。ù蟾攀乾F(xiàn)在的江蘇安徽江西三?。┡e行省級高考??荚嚱Y(jié)束,前100名里,13人是蘇州人,其他都是來自揚州的富二代,即鹽商的孩子。在當時,鹽商都是最有錢的人,類似于如今的煤老板、房地產(chǎn)老板這些土豪。當然就是這錢卻滋生出無數(shù)怪狀。
蘇州人怒了,他們破揚州怎么能考得過我們大蘇州呢!反而他們揚州比我們蘇州多出幾倍。蘇州高考生聚集于玄妙觀集會,高呼口號沿街游行:“左丘明兩眼無珠,趙子龍一身是膽”。以此諷刺倆主考官:左必蕃和趙晉。
當時游行集會沒有“擾亂社會治安“這一條,當然,那時也有警察,就是衙門的捕快,但他們并沒有拘留人。事情越鬧越大了!終于驚動了康熙皇帝,康熙知道事情真相后,勃然大怒,康熙親自審問并判決:
一是江南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晉、王曰俞、方名,因為受賄罪,全部砍頭(立即執(zhí)行)。二是更狠的是,康熙繼續(xù)下令:本次錄取的揚州考生吳泌、程光奎等,全部判處絞刑,即用布勒死。
三是最后,教育廳長左必蕃承擔管理責(zé)任,被雙開,交刑部處理其犯罪行為,被關(guān)了十年之久。
康熙死后,他兒子雍正做皇帝的第11年時候,又出現(xiàn)一場高考舞弊案:
浙江人俞鴻圖擔任河南教育廳長??荚嚽?,他把考試卷帶回家里,準備自己先研究一番,試試自己的水平。某晚,俞廳長研究累了,就和小老婆一番纏綿,然后呼呼大睡。
他這個小老婆林氏意猶未盡,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,無意中想到高考試卷,當即抄錄數(shù)十份,交給一個仆人去賣錢。仆人畢竟是仆人,不識江湖兇險,出門就吆喝“高考試卷,1000兩銀子一份”。
很多人知道賣試卷的仆人是教育廳長家的仆人,就相信了,有錢的就買了。買了卷子的人就請那些才子代做好試題,藏于袖內(nèi),直接交卷,結(jié)果都考上了,那些沒錢買試卷的落榜考生便逐層上訪。
雍正作為狠人,其殘忍度絲毫不亞于他爹康熙。他當即親自掛帥組織中央巡視組,徹查此案。
很快,案件水落石出,俞鴻圖雖不知情賣考卷過程,但要承擔主要責(zé)任,對他的判決是:立即腰斬。
史料記載,俞鴻圖被砍成兩段后,上半截身子疼得滿地打滾,用手蘸著自己的鮮血連寫7個字:慘慘慘慘慘慘慘!
滿清末年,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期間的公元1858年,咸豐,也就是慈禧太后老公、繼位的第八年:南方,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已經(jīng)是第三個年頭,英法聯(lián)軍占領(lǐng)廣州;江南,太平天國運動正熱火朝天,打敗了滿清的江北大營;北方,沙俄強簽《璦琿條約》,割占外東北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;同年,北京舉行省級高考。
考生羅鴻祀是富二代,學(xué)習(xí)不好;但家里有礦啊,就送錢給主考官柏葰。
于是,小羅同學(xué)被換了一份試卷,順利拿到大學(xué)錄取通知書。但在復(fù)查時,這份試卷被發(fā)現(xiàn)。咸豐大怒,親自擔任專案組負責(zé)人。
案情隨之大白:柏葰受賄十六兩銀子。親愛的讀者,僅僅十六兩銀子啊!就把別人的試卷換給了這小羅,真缺德!歷史書就是這樣寫的!我們繼續(xù)往下看:如何處理柏葰呢?柏葰,時任教育部副部長,軍委副主席;而且,他還是滿清的同盟者、親戚民族、屬于一等公民的蒙古八旗的正藍旗人。
面對眾多求情者,咸豐恨恨說道:你不給天下人面子,我就不留你的面子。
值得補充的一句是:連慈禧太后也為此批示:誰敢說柏葰無罪,誰就有罪。
于是,柏葰等五人被判處砍頭(立即執(zhí)行)。還有,柏葰的家人怕被連累,全都畏罪自殺。柏葰,也是我國自實行科舉制度以來,因考試作弊而被殺的職位最高的官員。據(jù)《清史稿》記載,殺了柏葰,風(fēng)氣就變好了。
再說回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高考頂替案,《人民日報》用了“無法無天,踐踏公平”八個字,表達了老百姓的心聲。
但看到本案披露的越來越多內(nèi)幕后,我甚至想呼吁:恢復(fù)古代的砍頭刑罰吧!這樣才能殺一儆百,才能更有威懾力?。∵@樣,才能讓那些公然踐踏社會公平的人顫抖!
朋友們,中國文革結(jié)束后,也就是毛主席逝世后的第二年,即一九七七年就恢復(fù)了開科取士,至今已四十三年了,過去也聽說了高考舞弊,但只是泄漏試題、請人代考、考生偷看書籍、用通訊工具操作等,但從還沒聽說那些考上的人被別人冒名頂替的事,這比殺人還要殘酷,比販賣兒童還要毒辣。會給被頂替人帶來終生傷害,改寫別人的人生。
這冒名頂替的事是一兩個人做得來手腳的嗎?這里面的貓膩不言而喻,那是要些怎樣的人參與才能辦到呢?
真可惡,這些貪官,不但自己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,而且養(yǎng)的犬子也要用別人的血來養(yǎng)肥呀。怪不得魯迅先生說到處都在吃人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