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孩子一間小書屋《邵陽日報》
林日新
我在鄉(xiāng)下老家修了座小別墅,共有十來間房間。在確定房間的用途時,我選了第二層那最大的一間為書房,并取名為“溫馨書屋”。家人紛紛表示支持。等到裝修完畢后,我?guī)号畟儼鸭依锸詹氐?000多本書,分門別類、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書架里。
今年正月初二,外甥和外甥女們來家拜年,提起原先的小書房時,皆露出惋惜之情。我便帶他們來到二樓,打開書屋的門??吹絻膳糯匦碌膶嵞緯埽苌系臅鴶[得整整齊齊,大外甥說:“原先那間小書房留下了我們美好的童年記憶,想不到如今舅舅鳥槍換炮了,一下有了這間豪華的大書屋。我真想再過一回童年呢。”我笑著說:“好的。這間書屋雖說是為孩子們準備的禮物,但也歡迎你們這些大孩子們,隨時來重溫童年快樂的歲月。”
我是一個普通的鄉(xiāng)村中學教師,家庭經(jīng)濟并不寬裕,但愛好閱讀,業(yè)余喜歡寫作,家藏上千卷書。可以前家里沒有空余的房間,就在住房的一角擺一扇大木板,把藏書堆疊放在上面。我鼓勵子侄(包括外甥)們,放學后或節(jié)假日里,在里面隨意選擇、翻閱……我自己也常擠時間與他們一起閱讀,隨時幫他們解答他們閱讀時所遇到的問題。
當時,農(nóng)村的讀書風氣不濃,村里十之八九家庭除了學生的教科書外,是很少有藏書的,我的行為無疑是被視為另類的,甚至被嘲笑的。但我不管這些,仍然我行我素,終于有了可喜回報:子侄們個個都養(yǎng)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,學習成績很好。十年中,12個子侄相繼考上了大學,其中有4名還考上了研究生。畢業(yè)后,有2名考上公務員,6名當了教師,2名成為省級刊物的編輯,在家鄉(xiāng)曾傳為美談。為此,曾有不少鄉(xiāng)親來我家取經(jīng),我便把當代著名作家梁曉聲的話原原本本說給他們聽:“最好的家風,一定是有閱讀傳統(tǒng)的家風。一個家庭里面,如果人人都喜歡看書,喜歡思考,那么,善良、誠信、孝順……這些良好品質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(xiàn)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?!蔽腋嬖V他們:“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,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。因此,父母要創(chuàng)造條件給孩子設一間小書房,讓他們隨時有書看,慢慢養(yǎng)成愛看書的好習慣……”
三年前暑假,我拜訪了村書記。言談中,他慨嘆近十年來,本村的學生考上重點大學的越來越少了。我認為,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農(nóng)村學生的知識面窄,閱讀量少,視野不寬,因而解答題目時,思路不開闊,表達水平不高。而城市里的父母特別重視孩子的閱讀,為孩子購書是家庭的一大開銷。在節(jié)假日里,城市小孩子不是在家里閱讀,就是到“書城”淘書,或在圖書館里遨游書海。如今,農(nóng)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農(nóng)村的房子越修越高大,房間裝飾也越來越豪華(與城里的相差不大),可一個擁有兩三千人的村,很難看到哪個家庭有幾本藏書,更不用說為孩子特設小書房的。雖說政府很重視農(nóng)村的文化建設,撥??钤谌珖鱾€鄉(xiāng)村修建“農(nóng)家書屋”,可這些“農(nóng)家書屋”真正利用起來的又有幾間?
村書記聽后,連連點頭。后來,村書記又到我家,遞給我一把鑰匙,說是讓我當幾天書屋的“臨時管理員”。我欣然同意,并讓書記在村里發(fā)動孩子到書屋讀書。三天后,村書記選定了一名退休老師擔任“農(nóng)家書屋”管理員。前年,村里一個孩子“破天荒”考上清華大學,村書記非常高興。在村民大會上,他號召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學習,“要在家里為孩子設立一間小書房”。
在村書記和村委會的大力倡導下,大家逐漸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,村里不少家庭也紛紛為孩子設立了“家庭書房”,并常帶孩子到書店購買書籍——這真是一個可喜的變化??!
(林日新,武岡市作協(xié)副主席)

免責聲明: 本文內容來源于林日新 ,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(fā)貢獻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武岡人網(wǎng)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不擁有其著作權,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請通過郵箱(admin@4305.cn)進行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